梁少禧11年前疯狂举动:要求科隆家具展换馆!

来源:泛家居网     发布人: 阿凡     时间: 2016-12-13 10:19:28

导语:一段11年前的采访,一颗历经岁月的真挚之心。

2005年,香港电视台针对当时香港家具品牌的生存现状,对当时极具代表性的香港几大家具企业进行了跟踪走访,其中,就有今天为行业耳熟能详的迪信家具。其董事长梁少禧在当年的采访中跟现今所表现的一样耿直,言辞恳切而真挚,更是做出惊人举动,直击家具行业痛点!

到底,他说了什么,又做了什么?

——“意大利、德国的工厂模式,未必适合我们”——

“从前人们对家具的要求大多体现在使用功能上,现在则是更追求视觉效果,这是一个趋势。家具企业则需提前窥探到这种市场趋势并对企业做出调整,比如我的产品逐渐能吸引外国客户的目光从而进行购买,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的级数已经达到了他们市场的高度,那相对应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到国际需求。”

梁少禧首先就对那时的市场趋势做出了判断,瞄准国际市场,认为中国家居品牌不应该也不再是“低人一等”。

在工厂整改方面,梁少禧认为迪信作为一家香港生产家具的公司,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,可以说在工厂运作方面没有经验,只能借鉴别人走过的路。

“现在经营工厂,跟从前有很大的分别,是一种工业和工厂的分别。”

而要进入国际市场、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必须是:高质量的产品,高效的生产设备和精湛的工艺。国际上公认的意大利设备,德国制造便成为首选,不过,梁少禧却说到:“意大利,德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工厂,他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,我们的工厂在中国大陆,聘用中国员工,完全按照他们的生产模式,未必适合我们。”

当时的国内家具行业,并没有大量及专业的家具设计师,对于一些工业上的技术,家具厂的工人并不能熟练操作,更多的会偏向于手工技艺。承接了流传技艺的木匠师傅便成为国内家具的特色,对于材质的合适度选择、雕花的精湛技艺等,为家具产品加分不少,较为廉价的劳动力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。除此之外,顺应国情的价格定位也成为梁少禧的考量要素,如对于天然木皮的选择,在欧洲,经人手筛选的木皮家具相较于不经过筛选的,价格要相差三倍,而在国内,同样的流程却因市场并不能做到同样的价格定位,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及丰富的人工选择经验填补了这笔价格差。

QQ截图20161121160809.jpg

“一件有价值的家具,纯粹由机械生产出来是没有感觉的,还需用人工赋予它独特的生命力,中国独特的精湛人工技艺与充分的劳力资源就是这份价值点的后盾,我相信这也是中国家具工厂的发展空间。”

——“黄金十年,也是混乱的十年”——

从前的家具店,经常是“前铺后阁”,小型的家具工厂直接在阁楼上生产,而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,对家私的需求可说是极速增长,小型工厂再也不能够应付如此大的需求,所以很多公司都会选择回大陆建设工厂。

迪信家具就是这一批企业。

广州是家具工厂的集中地,东莞一带有过万间家具工厂,梁少禧及迪信家具便是早期在内地设厂的香港厂家。1984年,迪信公司从香港迁移到东莞,成本降低,增强了迪信的竞争力,订单多了,公司不断拓展,2005年的迪信工厂有600多名员工。

QQ截图20161128162020.jpg

迪信家具东莞工厂

九十年代,内地房地产开始兴旺,对家具需求也激增,业界称这段时期为“黄金十年”。

“黄金十年也是很混乱的十年,因为生产出来便有销路,款式设计受欢迎便不再提升技术和品质的要求。”面对行业态势,梁少禧却如此表示。

因为这与上文他提倡的工业化工厂完全背道而驰。

——“我们是品牌,目标是名牌”——

彼时,家居卖场越开越多,为家具厂家提供了很大的平台,然而此时的家具企业却面临这样的抉择:是继续做OEM代工模式,还是打造自己的品牌。

为国外品牌生产代工,批量无疑很大,这能保证在快速增长而竞争愈烈的市场保持稳定,但这种模式亦有风险,因为买家可随时转换工厂,所以大多数家具工厂不再只依赖OEM订单,更多的是选择成立自己的品牌。

“自己的品牌就像儿子一样,熟悉它的脾气,展览时能表示它的功能和感性。”视频中梁少禧为每一次的新店开业亲自摆放家具位置,调整灯光角度,在他看来,灯光投射能令产品展现出不同的效果,而这一点一般人看不出来,因为产品不是由他们设计,他们不知道产品哪一部分最美丽。

QQ图片20161129093518.jpg

设计,就变成了重中之重。

QQ截图20161121162116.jpg

“我希望有自己的设计,希望有自己的品牌。”

QQ截图20161121145704.jpg

梁少禧亲自绘图设计产品

梁少禧本人并不是学工业设计出身的,其丰富的设计经验都是从家私店、木工工人、运货等开始慢慢累积,到如今,俨然成为家具设计界的一代宗师。

直至今日,花甲之龄的梁少禧仍然秉持着这一习惯,因为身兼迪信的总设计师,大大小小的家具产品找不出比他更熟悉的人,每一次的展览及新店开业,梁少禧都亲自在现场动手布置,只为展现出产品最美丽的一面。

QQ截图20161121145953.jpg

“作为一个家具设计师,需要兼顾生产流程,销售和安装的合理性,这就是工业设计。工业设计首先要考虑成本、质量,还有产品实用性和耐用性。”由此衍生出的“力学、美学、实用、耐用”四词箴言,也成为迪信家具一直以来的设计准则。

——“我希望中国家居,能得到国际的欣赏和尊重”——

不仅是关注自身品牌在国内的建设,梁少禧还看重如何在外国进行品牌推广。进入国际市场,参加国际家具展览是最重要的途径。

迪信首次出现在国际展览约是1996年,当时的迪信家具对于展览完全没有经验。“旁边新加坡企业的的摊位人山人海,我们则面面相觑,实在差距很大。比较自己和别人的产品差异也很大。”

失败的经验令梁少禧了解国际市场的要求和标准,他不断提升产品的质素,每年都参加国际的家具展览,欧洲人没想过香港家具制造工厂能够在馆内跟他们面对面竞争、比较。“我作为香港公司,香港人,在这方面既有压力,也具有挑战性。”

于是后来迪信家具参加德国科隆家具展时,梁少禧花费了半年的时间去准备,展位的设计、摆位以及场地搭建都亲力亲为。

QQ截图20161121165017.jpg

梁少禧亲自检测水平线

当时,中国制造的家具在国际上的普遍形象主要是价格低廉,质量及品牌都未被认同,亚洲馆更是被安排在较偏远的7号展厅,迪信家具2003年的展位就是在7号,想购买廉价产品的顾客便会来到这个展馆,相对较为集中。

这时的梁少禧就做了件胆大的举动:向主办单位提交申请,申请将自己的展位搬到满是欧洲品牌的十一号展厅!

QQ截图20161121171154.jpg

“科隆家具展是国际性的展览会,千多个参展商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,迪信作为中国产品来到科隆,全都是自己的设计,我们直的起腰,产品质量也能说的起话,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国际眼光来看到并欣赏我们的产品,香港家具、中国家居,能得到国际的欣赏和尊重,而不是基于‘中国制造’的有色眼镜来评价我们。”

2004年,主办单位接纳了梁少禧的申请,将展位搬到十一号展厅,“面对这些专业、老大级别的品牌,我们作为一个新丁,希望有一天能够将我的品牌做到同样的出色。”

而11年后的今天,迪信用高质量的产品和精湛的工艺向国人、向世界圆了当年在科隆许下的承诺。

12月2-4日,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国际设计周展位:3D01,迪信家具再度璀璨绽放。

(文/李小二)

标签:  迪信家具  梁少禧  

版权声明:本网送审所有文章内容,版权均属泛家居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 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/发表。已经得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 泛家居网”,并标明本网网址www.phouses.com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热线电话:023-63892290

相关阅读
网友评论
热点评论
  • 今日点击排行
  • 周点击排行
  • 月点击排行

推荐专栏

新中式崛起 美国黑胡桃木攻陷中国
“新中式”概念是谁提出的笔者未曾找到资料考究,但大约可以确定的是继2014年曲美推出万物、2015年左右推出乾坤、华日推出多少之后,中国家具界迎来一个现象级的变化... 【详细】
家居业商业模式的创新
现在人们经常强调创新。创新是十分不容易成功的,美国人66次创新,至多有一次成功,但产品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较丰厚的利润...【详细】

热点话题

飞单调查:厂家经销商的博弈术
参与人数:13人 发帖人数:0人

去米兰展 我们到底应该看什么
参与人数:63人 发帖人数:0人

VR家装是真的很火?还是一阵虚火?
参与人数:63人 发帖人数:15人